各部會資源介紹

人們為滿足生活所需,在日常中衍生出無數的交通行為,不論是就學、上班、就醫、買東西與親友聚會或是參加教會、社團等所屬團體活動,其中不乏需要基本的移動服務;偏鄉居民常因缺乏公共運輸、居住地偏遠而喪失移動服務的可及性與機動性,政府部門注意到這樣的落差,各級政府與中央各部會基於業務權責範圍,而有不同的補助方式或措施,來照顧偏鄉居民,提升偏鄉交通的便利性。
交通部推動偏鄉交通改善,在全省各地廣泛建置公車式小黃、幸福巴士與噗噗共乘等,一般社會大眾很難接收到相關訊息。 我們全面性的蒐集各地現有服務的具體資料,採全島偏鄉行服務地圖的方式呈現,讓各界能夠輕易掌握交通施政努力的全貌。
花東地區因人口萎縮及青壯年人口流失,造成客運業者減少公路公共運輸服務、載客率偏低,多數居民的旅運需求無法透過公共運輸滿足,僅能仰賴私人運具;加上地處山岳區域之偏遠聚落居民不多且過度分散,造成基本公共運輸服務的提供相較困難且成本較高,如何有效進行運輸資源的整合規劃以及推動在地共享運輸發展,實為本共享服務機制推動之理念基礎。
東部偏鄉地區為全台資源相對貧乏之地區,即使各部門投入資源,卻因缺乏蹲點、未能切中需求,導致資源未能有效利用。為避免交通補助與社會福利、教育資源橫向整合不足,造成資源浪費,團隊在計畫推動初期走訪花東各鄉,盤點各鄉鎮公共運輸資源缺口與在地組織合作了解推動意願,最終選擇臺東縣延平鄉、花蓮縣萬榮鄉及卓溪鄉作為試辦場域,並於試辦期間根據在地人建議將此服務命名為「噗噗共乘」。
傳統運輸需求訪查均以交通專業人員觀點進行,惟本次邱紫嘉分析師以社工專 業背景切入,以全新觀點來進行偏遠地區之踏查,由關懷為出發點,與在地居 民培養信任感,進而深入了解在地生活需求與行的不便性,借此反饋彙整意見 至交通部「噗噗共乘」共享運輸規劃,並滾動調整其營運模式,期望帶給偏遠 地區居民行的便利有感。
台南市有廣大的「不山不市」地區——既不是大都會,也不是公務 員可以領偏遠地區加給的定義上的「偏鄉」;既沒有大都會的財源 ,也無法接受政策上對真正「偏鄉」的特別照顧和關愛,交通建設 亦如是。
公路總局為改善偏鄉公共運輸,以公共運輸涵蓋率較低之偏(原)鄉優先試辦推 動幸福巴士,找出當地公共運輸服務缺口及規劃最妥善的服務方式,滿足民眾 就學、就醫及洽公需求,並結合當地光觀資源,完善偏鄉地區基本民行,提供 幸福的交通服務。本次演講將先介紹計畫緣起、計畫內容與執行機制,並分享 目前的執行成果及推動心得,再進而說明後續法規修正及資源整合的規劃方向 。